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疫情期间“停课不停学、停课不停教”要求,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坚持抗疫教学“两手抓,两手硬”方针,迎难而上,在攻坚克难中开拓新局。我校依托职教云系统在极短时间内组建了“三化”线上教学平台:设计一体化、课程结构化、资源颗粒化,开展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、上线课程最多、覆盖人数最广的线上教学。这既是疫情倒逼的应急之举,也是对前一阶段学院创新强校工程“5G+智慧教育”的信息化教学体系改革建设成效的一次集中展示和检验。
为进一步摸清当前线上教学面临的难点痛点问题,学校依托网络调查平台,对线上教学一个月以来的数据进了行挖掘分析。
平台大数据报表显示,自2020年3月2日开展线上教学以来,学院232名教师在职教云建课,开设3731人次课堂教学,开展签到、投票、讨论、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1148个,上传课件2911310个,批改作业369739次,批改试卷84188次;全院学生累计登陆2583030次,平均按时到课率76.47%,完成作业18847603。
本次阶段性调查累计有189713人次浏览,收到有效反馈21178人次。按年级反馈参与度、学习条件、师生互动方式、教学方式、教学质量、改进意见等七个维度开展。具体结果如下:
一、大一新生反馈热情最高
参与调查学生中,2017级学生930人次,占4.39%;2018级学生4450人次,占21.01;2019级参与度最高累计参与15763人次,占74.43%。从调查结果来看,大一新生普遍参与的积极性最高。
二、5G网络改善学习条件最给力
调查结果显示,72.49%可以正常上网学习,完全不可以的仅占1.06%,开展线上教学基础具备,随着国家不断加大投入,5G网络建设的快速发展,学生线上学习条件将全面改善。
三、师生互动微信交流首选
师生互动、辅导答疑学生们最喜欢也是最常用的沟通方式非微信莫属。
四、直播录播各显神通
线上教学过程中,教师各显神通,采用直播、录播、直播+录播等多方式开展线上教学。调查数据显示,直播视频是学生最喜欢的线上教学方式。直播视频灵活运用线上交互策略,利用异地实时在线、弹幕、讨论、提问、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活动、抢答、在线测试、将学生画面或语音随机切入直播等多举措实施探究式深度学习,提高了学生参与度,增强线上学习的真实感和现场感,提升了学习效果。
五、线上“金课”实力“圈粉”
线上教学有质量,课程课堂是关键。全体任课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推进线上“三教改革”,多途径多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,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线上“金课”。教师与学工队伍协同,有序组织课堂,提升“教”和“学”的质量。96.7%学生对线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。
六、教学资源够用好用
线上课程资源调查结果满意度评分为3.84;课件PPT满意度评分为3.81;课件与习题匹配度评分为3.75与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(CIQA)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334所高校调查报告相吻合。
七、教学改进意见适用中肯
线上教学最需要加强(改进)意见从调查结果看,学生认为首先是加强对线上学习方法引导,其次,提高现有教学平台的稳定性,完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建设,再次加强教师和学生沟通渠道。
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,学生对线上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高,达到了96.7%,这是教师们辛勤奉献的结果:教师们坚守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后方,把课堂从线下搬到线上,为培养健康守护接班人努力提升个人教学技能及专业水平,不断学习、不断前进。
下一阶段,我校将继续鼓励师生同步探寻更适合的教学策略、学习方法,在实践中思考,在思考中改进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,助力终身学习与成长:
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,组织学科带头人、骨干教师加快构建“产教融合”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共享型优质教学精品资源库。
扩展学习渠道,丰富课程资源。
研究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对“5G+智慧教育”信息化教学体系改革、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标准建设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促进作用,总结经验,使之系统化、理论化。
在学生返校后,通过教学回顾模式将线上教学的知识重难点予以巩固强化。